咚啦!咚啦!鏘!鏘!」鑼鼓喧闐,響徹雲霄,熱鬧的廟會正式登場了。
虎虎生風的八家將、赫赫有力的宋江陣互別苗頭,逗趣的蚌女在暖陽下舞出曼妙的丰姿,八仙踩著高蹺,輕盈、快速的穿梭,猶如身懷絕世輕功;妙齡少女身揹小鼓、手小 傘,搖搖擺擺的敲出跳鼓陣的節奏;金獅、紅獅、綠獅隨著鼓聲的起落,像稚童活潑蹦跳的舞動;金龍、青龍在人聲鼎沸的吶喊中,隨風翻滾前進。
更妙的是百足蜈蚣隊,幾十輛 自行車被捆紮成長長一列,車頭上從第一輛便架著長木板至列尾,兩車間便有化裝成小神的小孩端坐木板上,每輛車兩旁各立一位大人,以人力推車前進,頗為壯 觀;加上劈里啪啦響的鞭炮、火樹銀花、五彩繽紛的煙火不時在夜空綻放;而廟會的主角---神轎,依次搖晃押陣;廟埕前則日以繼夜輪番演著歌仔戲、布袋戲、 皮影戲、電影。一幕幕精采熱鬧的廟會常在臺南各角落依時聚了又散,散了又聚。
臺南最初的名稱叫做「臺灣」或「赤嵌」,是當時原住民的社名。鄭成功登陸臺南後,隨即改本省為「東都」,把一鯤魚身改為「安平鎮」,設承天府於赤 嵌,畫分巿區為東安、西定、寧南、鎮北四坊,之後陸陸續續的居民大都來自閩南,加上現在人口密集、交通便捷,搬遷或交流頻繁,民俗習慣和各地大同小異,然 而臺南是鄭成功最早登陸之地,歷史悠久,在一般習俗中仍留有特色。現依節令列述於後︰
春節 天公生 元宵節 臨水夫人誕辰 五妃娘娘誕辰 三老爺慶生 土地公生 王船祭 三山國王誕辰 清明祭祖 太陽公生 迎媽祖 城隍出巡 端午扒龍舟 七夕做十六 中元孟蘭會 中秋月圓 重陽敬老 尊師祭孔 祀典武廟公祭 冬至進補 臘月冬盡春節
-熱鬧迎春 炮竹連天-
臺灣民謠裡,「新年歌」對正月初一至十五的慶典活動有傳神的描寫︰「初一早,初二巧,初三老鼠娶新娘;初四神落地,初五隔開,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請子婿;十二查某子返來拜,十三食暗糜配芥菜;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
由這耳熟能詳的歌中,知道過年習俗含有農耕生活、敬天畏神的精神層面。
初一,是新歲的開始;一大早鞭炮聲此起彼落,家家戶戶喜氣洋洋,有的拜天地,有的祭祖先,街頭巷尾可見舞龍、舞獅 行列,也有財神至店家報喜,商人們笑呵呵的迎財神送紅包,接福納祿,呈現歡樂吉祥的景象,男女老少穿新衣到處踏青散心,或到親朋好友家拜年,「恭喜發 財」、「歲歲平安」等吉祥話不絕於耳,主人要用甜料(糖果、餅乾或紅白花生糖球)、甜茶,請客人「食甜」,表示圓滿親密;若客人有小孩子隨伴,主人還得送 紅包。祭祖時,得供年糕、春飯、發粿、甜料,從這天開始,不准倒垃圾、不懲罰、不殺生,有種種禁忌。
初二,出嫁女兒回娘家「做客」,出嫁女要準備「伴手」(禮品),並送晚輩們紅包。現代職業婦女因工作或交通擁擠,做客的日子已不再限制在初二當天,只要不超過太久,隨自己方便各自決定做客日。
初三,赤狗日;外出不吉,加以初一、二連日的忙碌和過度活動,大家也需要休息;當晚傳說是老鼠嫁親日,天色漸暗,便早早熄燈入眠,且要在家中四處撒鹽米,這便是「老鼠分錢」習俗。現在非農業社會,較講究環境衛生,老鼠被視為可怕的動物,撲滅唯恐不及,已不再重視這習俗。
初四,接神節;家家戶戶備妥牲醴、放爆竹,迎接灶神回到家中,祈求賜福保吉祥。
初五,俗稱「隔開」;春節至此結束,供神祭祖的東西全撤走,積存的垃圾也可清除,上班族也回到工作崗位,店家重新開張,街上鑼鼓連連,爆竹四放,人來人往如潮,一切恢復如昔。
初六,挹肥;可清除廁中糞便,因現代化衛浴設備普遍,已少見有水肥車挹肥。
初七,七元;得煮吃七種蔬菜,現代也少流行。不過由於交通便捷,生活水準提升,旅遊人潮多,近來也有趁春節旅遊空檔,乾脆全家出國旅行的情形。
天公生
-玉皇權大 人滿天壇-
初九,相傳為玉皇誕辰,在天色未明即開始在家中祭拜,拜完便燃放鞭炮,由鞭炮聲就知這戶人家起得多早。臺 南人在這天會齊聚天壇拜拜,光看忠義路寸步難行,路旁擠滿賣金紙攤販、萬頭鑽動的人潮,天壇的盛名真是非同凡響,每月農曆初一、十五,也有不少人至天壇求 福。天壇除供奉玉皇大帝外,還有文昌諸神,凡是想考試、求職、升遷者,都會至天壇點光明燈,按月計費,可隨時點隨時取消,遠近馳名,可見天壇的魅力多大 呀!不愧稱為「臺灣首廟」。
元宵節
-暗夜人聚 樂提燈遊-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祭拜天官,三元即三界公的天官、地官、水官,分別為上元、中元、下元。元宵夜,張 燈結綵,大放煙火,會有燈籠比賽;各式各樣的燈籠別出心裁,五光十色。黃昏時,小孩提燈籠出遊,大街小巷一片燈海;入夜後,各處都有熱鬧的廟會,也舉辦射 燈謎晚會、吃湯圓比賽,燈會百光齊放,人月團圓同慶元宵。以前婦女趁這晚求天官賜子,未嫁女孩會偷摘他人花木,或偷蔥拔菜,甚至偷他家牆頭的矽矽石,以為 吉兆,俗諺︰「偷蔥嫁好尪,偷菜嫁好婿。」「偷老古,得好婦。」這種「偷」的習俗已漸漸消失,不為人知。但是,三山國王廟賽花會依舊,大都會陳列數百盆水 仙。
臨水夫人誕辰
-恩授珠胎 心憐赤子-
臺灣各地夫婦多半向註生娘娘求子嗣,臨水夫人也是庇佑婦女順利生產之神,相傳是唐朝陳靖姑得道升天後,專門救難產的產婦。臺南巿建業街的臨水夫人媽廟最具規模 ,建於清乾隆五十一年(西元一七八六年),有二百多年歷史。廟內供奉三奶夫人(大媽陳靖姑、二媽林紗娘、三媽李三娘)、註生娘娘、花公花媽、大聖爺、福德 正神和三十六宮婆祖。農曆一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是大媽、二媽的誕生祭,大人會帶孩子到廟中拜契;七月七日也舉行七娘媽祭,十六歲的小孩可做「出鳥母宮」 活動,表示已長大成人;尤其一年四時也應大眾的需要補運、改厄,以「辦事」頻繁出名,是臺灣最古老專司生育、救產護嬰、驅邪的婦女廟,可能因供奉的是女 神,祭拜者也是女性,常有攤販推銷鮮花獻神,誕辰時的排場也就更轟動了。
五妃娘娘誕辰
-五妃盡節 萬古流芳-
明永曆年末,清軍破澎湖,鄭克塽降清,寧靖王朱術桂見大勢已去,決心殉國,侍妾袁氏、王氏、秀姑、荷姐、 梅姐也願盡節守貞,自縊而香消玉隕,只在臺南巿五妃街留下一片青塚。雖然五妃娘娘沒被民間崇拜,但每逢農曆一月十六日,附近居民也會備鮮花四果,把那小小 的廟宇擠得水洩不通。
三老爺慶生
-王爺生日 開臺有功-
王爺由來始於明鄭時,連雅堂的臺灣通史指王爺即鄭成功,因其開臺有功,普受民間崇拜,但為免清廷追究,民 間改稱王爺以避禍。臺灣王爺有的五位,稱「五府千歲」,大部分是池、朱、李三姓王爺,池與閩南語「鄭」同,唐王曾賜鄭成功姓朱,為國姓爺,而孫鄭克城傳說 是李姓過繼,因此民間流傳的三王爺是鄭成功、鄭經、鄭克城,而鄭成功經年在外從事反清復明,備受烈日酷晒,是黑面王爺;鄭經時征戰全由部下籌畫,較少勞 苦,是朱面王爺;鄭克城生於深宮,未經戰事,是白面王爺。臺南三老爺廟則供奉朱、曹、魏三王爺,其實朱大王爺即鄭成功,為免清廷找麻煩,改稱朱府王爺,另 撘配曹、魏二瘟王,農曆一月十六日是朱王爺生日,祭祀的人較多。
土地公生
-守護土地 春祈秋報-
在眾中神明中,土地公福德正神該是民眾最親近、最喜歡的神祇,他們為土地的守護神,各有 自己的管轄區域,主控居民的禍福。農曆每月初二、十六,民間有做「牙」的習俗。農曆一月分不做牙,因此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生便成了「頭牙」,商家會以酒席 宴請員工,吃春餅祈求更美好,吃煎過的甜粿,認為「食目瞎金」---眼睛會咒。農家用竹枝夾金紙,插於田中,祈求豐年,是「春祈福」。
王船祭
-心懷故主 燒送王船-
農曆二月下旬,十二年一科(龍年)的王醮大典, 使不起眼的和勝堂名噪一時。清康熙三十八年(西 元一六九九年),清廷為消除鄭成功對明末遺 民的 精神感召,將鄭氏家族靈柩全部遷回福建;鄭氏舊 屬對故主心懷依依難捨之情,設盛筵祭拜,舉行大 規模的送神儀式,二、三天後所有人集 於海埔,乘 小船送王船出海,並燒王船以示歡送,形成「送王 船」習俗。每當和勝堂送王船時,臺南巿各寺廟都 會派神轎、陣頭蔘加,規模龐 大,陣勢驚人。
三山國王誕辰
-山神崇拜 古色古香-
三山國王是客家人的守護神,三山國王一般指稱廣東省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山神,隨粵東人民移至臺灣。現在臺南巿西門路三段的三山國王廟是純廣東潮州式古色古香的建築。農曆三月二十五日為三山國王祭日,但隨客家人的同化,現已不再隆重的舉行。
清明祭祖
-清明掃墓 祭祖尋根-
以前農曆三月三日,稱為「三日節」,傳說福建移民的漳州、泉州兩派常因細故而起衝突,祭祖日分別舉行;明鄭時期贊成用三日節祭祖,忌說「清明」,因滿清的「清」字在「明」上面,認為不吉利。而目前則改用陽曆四月五日為民族掃墓節,大家用自製的潤餅、鹹粿 等祭祖後,闔家再帶糕餅、牲醴或鮮花、四果到郊外墓園掃墓。並壓紙瘺墓上,稱「培墓」。屆時父母會將本人出處及祖先事蹟略述給子女聽,是最好的機會教育時 機。三月鶯飛草長,春暖花開,一般在掃墓前都會請人先清理墓草或自行整理。清明祭祖,已成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思親盡孝的文化表現。
太陽公生
-遙祭太陽 太牢思明-
農曆三月十九日,相傳是太陽誕辰,其實是拐宗殉國日。明鄭時以麵粉製成九豬、十六羊,在屋外以太牢禮向東祭拜,家家戶戶點燈,以表示「明」。這種遺族緬懷故國的心情,流傳到現在,「太陽公生」只變成一個崇拜大自然的平凡節日。
迎媽祖
-媽祖顯赫 眾人尊崇-
臺南巿是臺灣省最早開發的地方,寺廟、古蹟多得可稱全省之冠,尤其媽祖廟也多得有名。大天后宮是由明寧靖王府改設而成,為最早官設的媽祖廟;安平天 后宮相傳創於康熙七年(西元一六六八年),是本省開臺天后宮;土城聖母廟號稱遠東最大的廟,而鹿耳門天后宮卻稱有最高的門神,可見媽祖在臺南已成最普遍的 信仰。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是媽祖誕辰,在誕辰前每三年(即逢鼠、兔、馬、雞年)大天后宮媽祖出巡一次,附近寺廟必派出陣頭、神轎壯聲勢。
城隍出巡
-鎮壓邪煞 眾鬼難逃-
城隍原為鎮守土地之神,後演變掌管陰陽兩界,主控世間禍福吉凶、是非善惡及現世的報應、來世的一切。臺南府城隍廟相傳建於明永曆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六九年),凡府州縣官吏新任入境,必先謁告城隍而後上任,遇有難解的問題也會夜宿城隍廟,祈求指點迷津。 城隍廟主祀城隍,另有文武判官、二十四司、范謝將軍,後殿配祀觀世音、地藏王及十八羅漢。因十八羅漢個個生動傳神,曾遭竊又失而復得,於是便出現 新舊十八羅漢共聚一堂的有趣畫面;比較之下,新羅 漢較具匠氣,舊羅漢或搔耳或托腮,較具人性也富襌 機。二十四司中地獄司威嚴懾人,氣勢非凡;考功司 、學功司香火最旺,每逢考季最獲青睞,祈求功名的 考生紅紙貼得如一片紅海。
每年農曆五月九日下午六時起,臺南府城隍便在鬼役開路下浩浩蕩蕩的出巡,范、謝將軍及八家將都得隨行,尤其可計算人間善惡是非的大算盤也在行列中, 極具警世作用。出巡時,兩旁店鋪紛紛熄燈,在平安燈照射下,鬼役猙獰,沿路拋擲高錢,夜號、掃角、鑼鼓、炮聲不絕於耳,頗富神祕、嚴肅之感,可察訪民間隱 情、鎮壓邪煞。
端午扒龍船
-包粽插艾 習俗最多-
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又稱五月節,相傳是祭祀曹娥、伍子胥或屈原而成的習俗,最普遍的說法則是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憂國憂民而投汩羅江,特地以粽 葉包糯米、栗子、蛋、肉製成粽子和鮮花、應時水果(西瓜、鳳梨、芒果、李子)祭祀,並把粽子投江。端午節時,家家戶戶一大早便自行包粽子或上菜巿場買粽 子,種類五花八門,隨個人口味而異,有鹹粽、肉粽、甜粽、素食粽等,還有人籌組粽子工廠,僱用包粽子高手,五分鐘包好二十個,大小如一,而且有稜有角。又 因農曆五月天氣漸熱,蚊蠅或冬眠的蛇類已開始活動,依習俗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口插艾草、菖蒲、榕葉,據記載,艾草味苦無毒,可除痢疾、定霍亂、治瘧疾及皮膚 病,菖蒲葉長,一端尖銳像出鞝的劍,插艾草、菖蒲據說具有驅邪避災作用。端午節當天也要把酒摻雄黃飲用,塗小孩額頭、耳朵、手腳,再將雄黃酒灑在牆角或門 窗,以殺菌驅毒,近來因醫藥發達,傳染病較少,加上消毒用水方便,講究環境衛生,真正喝雄黃酒、灑雄黃酒的也少了。
端午節,街頭巿場都可見香包的跡,配帶香包,據傳有驅蟲除瘴氣功能,是長壽吉祥的象徵。以前應時香包通常繡著五毒的圖案,內放些雄黃、艾草、菖蒲等 研磨的粉末,可做成精巧細緻的香囊,戴在胸前,而現在則為裝飾品或小孩子手中的玩物,樣式也因機械製作而較刻板,同時應小孩需要,也有製成流行卡通人物的 趨勢。
端午節中午(大約十一時三十分至十二時)取用「午時水」,相傳用來沐浴可治皮膚病。以前多半從古井汲取午時水,但現在大家都用自來水,仍習慣在中午 用臉盆裝自來水,放入艾蒲充當午時水。端午節中午豎立雞蛋更是一大樂趣,相傳可直立十五分鐘,原因是每年此時北半球正午陽末射,地心引力與太陽引力在兩端 相互牽扯力量大,因此不管在地板或桌子上,只要將雞蛋小心翼翼的擺設,馬上可豎立,屢試不爽。
端午賽龍舟,是最重要的壓軸好戲。龍舟賽前,得為龍舟彩繪新衣和點睛,農曆五月一日迎龍頭,依例巿長率巿府官員循古禮在安平鎮海宮前舉行祭江儀式。 先向鎮海宮膜拜後,巿長登舟祭江大小龍舟隨行護駕,炮聲隆隆作響,沿著運河一路揮灑雄黃酒驅邪,祈求巡海元帥及河神能庇佑活動順利,也一路拋餅乾灑金紙, 對愛國詩人屈原獻最高敬意。往後的三天,選手們不分男女陸續組隊下水,練習操槳,瞧!在炎炎烈日下晒出古銅色的肌膚,加上聲嘶力竭的吶喊,濺起無數水花, 充分展現力與美,戰火沸騰的熱鬧景象吸引了不少圍觀民眾,幼稚園也不放過這活生生的民俗教材,特地以郊遊方式帶小朋友觀賞龍舟賽,大家興高采烈,手舞足 蹈,成了每年龍舟賽最忠實的觀眾。以前臺南城西本來有五條小港,可舉行「扒龍船」,如今在運河賽龍舟,正可緬懷祖先來臺拓土、海上討生活的艱辛,也是一項 很有意義的尋根活動。
七夕做十六
-鑽亭過桌 大做十六-
農曆七月七日是七夕,又稱「乞巧」,是中國的情人節,牛郎、織女的傳說纏綿動人,相傳北斗七星各住有一位仙女,其一就是織女,另六位姊姊同情妹妹和牛郎的 遭遇,暗中保祐其子平安健康,長大成人,因此七娘媽即成本巿開隆宮的主祀。當夫婦結婚時即向註生娘娘祈求早生貴子,懷孕後即向臨水夫人媽祈求平安分娩,等 嬰兒誕生到十六歲間,即受七娘媽的照顧。
在每年農曆七月六、七日兩天,開隆宮擴大舉辦「做十六歲」儀式,由巿長、議長或省議員共同主持儀式,循古禮鳴炮、典樂、叩鐘,隨即鐘鼓齊鳴,巿長代 表上香,接著,報名蔘加「做十六歲」的男、女孩須一一的穿過由父母抬起的七娘媽亭,鑽過七娘媽的神案。七娘媽亭為七尺二高,以竹籤為主幹,外貼五 顏六色紙紮製成三層,最上層貼有七女菩薩神符。
近來蔘加開隆宮「做十六歲」的中外人士驟增,由於富有傳統民俗色彩,已成相當轟動的活動。其實做十六歲起源於五條港碼頭,十六歲才算「丁」,可幫父親搬貨領薪維持家計。
另外,民政局每年也於孔廟舉辦「成年禮」活動,蔘加者大約在十八歲,仍由巿長主持,師院院長及各級政要均出席。平心而論,不管十六歲或十八歲,在今 日都未屆法定年齡(滿二十歲),不具公民投票權,仍須受父母監護,但勉勵青少年所作所為要對父母、親友負責,更要求對國家、社會有所頁獻,其出發點具有正 面的意義。
中元盂蘭會
-盂蘭盛會 濟施餓鬼-
舊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是一年中規模最大、花錢最多的節日。中元節拜地官,又適逢佛家的盂蘭會。起源於目蓮用盂蘭盆盛鮮花四果供養眾僧,以解其母倒 懸的痛苦,沿襲成超渡祭祖,又演變成「施餓鬼」,到處都有普渡、放水燈,擺流水席狂飲暴食,花費驚人。近來倡導節約,改以鮮花水果,浪費的風尚大為改觀。
中秋月圓
-闔家賞月 團圓歡聚-
農曆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以前得用月餅、文旦祭祀祖先,晚上用月餅、水果拜月,然後全家一起享用,一起賞月。然而因現代人較忙碌,加上阿姆斯壯登月 後,揭開月亮的神祕面紗,中秋祭祖、「搬戲」的七子班早已不復再見,倒是各式各樣的月餅應有盡有。也因臺南地近麻豆,麻豆文旦汁多味甜,成了中秋的搶手 貨。賞月則是家家戶戶當天的重要活動,買些煙火,闔家一面烤肉,一面燃放煙火,大人聊天,小孩盡興,團圓歡聚的氣氛更濃郁了。
重陽敬老
-佳節思親 拜訪人瑞-
重陽時節,秋高氣爽,傳統上要呼朋引伴登山郊遊,也可在廣闊的空地上放風箏,興致一來,有時也會舉辦放風箏大賽,五花十色的風箏翱翔在碧藍的天空, 咻咻的清脆鳴聲響徹雲霄;此時應景的食品該是沾白糖、黑麻或花生的麻米署。不過如今重陽登高已不流行,麻米署製作機械化後,天天可買得到不同口味的麻米 署,年輕人對重陽的概念恐怕只停留在敬老的層次,拜訪人瑞、送敬老金,才是較常聽見的話題。
尊師祭孔
-表彰名師 拔智慧毛-
九 月二十八日是孔子誕辰,紀念孔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誨人不倦」的精神,特列為國定的教師節,除表揚資深優良教師,學生集體謝師外,全臺首學---臺南 孔廟的祭孔大典該是最隆重、最莊嚴的活動。為此儀式,小學生們好久便開始練習六佾舞。當日清晨伸手不見五指時,便趕赴孔廟,展開鳴炮奏樂的序幕,身穿禮服 的祭官就位行釋奠之禮,接著跳六佾舞、奏雅樂、讀疏文、撤饌、送神、望燎,每個儀式不得含糊。會場前 擠得人山人海,為的恐怕是搶拔智慧毛,民間傳說若能拔得祭拜文聖孔子的牛隻毛,可增加智慧,考試順利,為此辛苦的父母寧可苦候多時,也不願輕易放過一年一度的機會。
祀典武廟公祭
-膜拜祈求 人潮洶湧-
臺南祀典武廟建於明永曆年間。與孔廟並稱,是全臺保存最完整的古廟。農曆九月三十日祀典武廟公祭,吸引不少做生意的人到此膜拜,祈求日進斗金,生意興隆,當天通常擠得水洩不通,相當壯觀。
冬至進補
-篩搓湯圓 增長一歲-
國曆十二月廿二日冬至,是中國人傳統的大節日。以前得蒸炊刈包,以半月形的包子內盛肉片、蔬菜、土豆粉、白糖;晚上一家大小圍著圓竹篩搓大大小小的 紅白湯圓,紅湯圓表示吉祥,白湯圓象徵潔淨,但現在大家都買現成的,失去了搓湯圓的樂趣。冬至一大早,用湯圓、祭品祭祖,然後不分老少都得吃一碗甜湯圓, 表示又多了一歲;當天媽媽也忙著買雞鴨燉補品,給全家人來個大進補。
臘月冬盡
-尾牙犒賞 除夕守歲-
農曆十二月十六日,俗稱「尾牙」,家家戶戶得酬謝土地公,尤其商家趁此日大宴員工,犒賞一年來的辛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回天庭述職,報告這一 年凡間的功過。一年的最後一天,即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媽媽們早就張羅豐富的食物祭神祀祖,拜完後得放炮辭歲。當晚在飯桌下放小火爐,把錢壓 在火爐旁,全家進餐後,爸媽才將圍爐的錢分別裝入紅包袋,放進孩子的口袋過夜,稱「過年錢」。接著洗澡後,有的人一起玩紙牌、看電視,靜靜的等待十二點鐘 響,這是傳統的守歲,聽說子女守得越久,父母越長壽。但今日早已不用火爐壓錢,改用火鍋,而現代的「圍爐」大概成了全家人圍坐吃火鍋的代名詞了。
近來,臺灣各地興起尋根溯源的風潮,重視鄉土、拜訪古蹟的活動密集了,臺南巿也舉辦過「發現王城」、「走過臺灣古街」,民眾蔘加十分踴躍,頗有欲罷 不能之勢。然而在傳統習俗漸漸消失或褪色之餘,我們除了慨歎時代的變遷外,是否該挺身而出為下一代留些什麼﹖而各寺廟從古至今一直為人們信仰的中心、精神 的堡壘,是否也該摒棄浪費資源的心態,各自尋求代表的特色,多做些對地方子弟有益的活動,擔負起文化傳承的責任,該是現代人亟待省思的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